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

“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对话于东钱湖畔举办



2024-12-28来源:艺术中国

“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对话于东钱湖畔举办

12月21日,“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对话在浙江宁波东钱湖畔的二十二栋大师工作室举办。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主席、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与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教授就中希美育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先生,回顾了中希两国在美学思想上的深厚渊源。他指出,长安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丰富的艺术与哲学思想,而雅典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样在美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中希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美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西方文明的互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对话于东钱湖畔举办

乔治・帕潘德里欧先生在对话中强调了美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审美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认为,艺术根植于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之中,体现着对美、和谐与自然的追求。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表达。美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它通过艺术、体育、哲学和道德的结合,培养了希腊人对美的创造和感知能力。在当下,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更多人成为主动的创造者,而不是享有现成的快餐主义者。美育不仅塑造了古希腊的文化和社会,也为后世的美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应该进一步走向大众。

朱尽晖院长在对话中表达了中国美育理念源远流长,当下提及的美育融合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教育的需求,同时强调了美育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天人合一,中国传统艺术,如山水画、诗歌、音乐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艺术家通过描绘自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艺术作品应当通过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蕴。

朱院长还呼吁通过美进行向上向善的思考,认为教育是育人育魂的过程,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今天,中希文化艺术在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审美观念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许多想通之处,中国艺术强调意境、和谐与含蓄,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西方艺术强调写实、个性与理性,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图文由西安美术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全国美术作品征集展”近日在通州正式启动
热点内容